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县区供销社动态 > 正文
服务冬播生产,护航农业丰产——新野县供销社多措并举开展冬播生产服务活动

发布时间:2024-09-19 来源:南阳市供销合作社 阅读次数:

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9月以来,新野县供销社主要领导亲自下沉一线,对全系统农资商品经营网点开展为期一月的督导督查,进一步擦亮为农服务的担当底色,打好提前仗,下好先手棋,多措并举,确保农资供应不松懈、不放松。严守农资质量和价格两条底线,确保在重要农时、关键时刻供得上、供得好,满足农民生产需求。

一是同频共识,靠前站位。县社把做好冬播农资供应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,早计划、早组织、早安排、早部署。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,及时掌握农资需求变化和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,构筑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。乡村流通经营网络专班躬耕陇亩住社驻村,凸显桥梁纽带作用,前瞻谋划,克服当前化肥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,与湖北富来地肥业有限公司有效协商,首批订购供销社标识化肥3300吨,延展7000吨;与河南福海公司签订华伟305小麦种子375吨,延展1250吨,确保全县市场供应。
二是双管齐下,满足需求。农资公司利用与省内外12家大型农资生产企业长期合作的供货优势,建立产销合作联盟,争取价格优势,巩固货源基础,搞好储运对接,保证货运畅通,与专班同频,组织适销对路的名优农资商品,满足全县冬播备耕资需求。至目前,全系统已储备各类化肥6300余,华伟305麦种350吨、其他麦种700吨,拌种农药8600公斤为全县冬生产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三是融合网络,配送入户。县社实施“加强乡村经营网络建设,实现农资及日用品集采集配、直供到村进户”的发展战略,以此擦亮“供销合作社”金字招牌,真正体现“为农、务农、姓农”办社宗旨。乡村流通网络建设专班负责整体工作谋划、指导、推进,在全县227个村级店设立定制商品销售点,统一悬挂“新野县供销社定制商品销售点”,彰显供销能量,唱响供销品牌,确保农民朋友用上放心农资。
四是平抑物价,净化市场。县社要求农资公司和各供销合作社高度重视农资质量,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,严格管控,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供销社系统经营网点,自觉维护市场秩序,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,减少中间环节,平抑物价,诚信经营,主动配合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等职能管理部门,开展自查自纠,确保农民朋友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足感。
五是严格把关,保质供应。全系统实行农资“三不进、三不出”制度,即假冒伪劣不购进、“三证”不全不购进、渠道不正不购进,降效变质不出库、包装破损不出店、数量不足不出售,严把农资“入口关”“质量关”。同时,推行商品明码标价、索证索票、台账统计等行为规范,确保农民朋友用上安全农资。
是绿色浸润,科服并举。充分利用系统内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,积极推广绿色农资应用及新肥料、新技术、新药械,免费测土配方,引导农民合理选择、正确使用农资商品,避免造成土壤肥害。为不误农时,开展多种服务措施,采取线上订购,配货上门,拆整卖零、犁耙耕种、延时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,确保农民朋友就近用上质量可靠、价格合理、品种齐全的农资商品。
接下来,县社将持续开展冬播生产服务活动,一是做强定制农资保供业务,优化农资供应结构,扩大自营业务,开展贴心服务,实施标牌销售,逐步疏浚主导农资流通主渠道。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农资打假活动,净化农资市场,确保在供销社系统内的经营网点不出现、不存在、不销售一袋、一克的假冒伪劣农资;三是实施科技赋能,增加绿色农资推广应用,逐步减少普通化肥的使用量,保证货源渠道畅通,余缺调剂有序,满足市场需求,确保全县80.9万亩冬播顺利进行。


撰稿:许可琛
审核:乔亮晓
校对:王怡浩